爱途客服网

汕头达濠袖珍古城


说起长城,无人不晓,长城之闻名因其“大”,而你知道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城”吗?它,就是达濠古城。其面积用一般丈量区域面积的度量单位来表述,真是天可怜见,只有.平方公里,还没有一个足球场大。
达濠古城位于汕头市濠江区政府大楼东南公里处,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袖珍古城。建于年(清康熙五十六年)。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这个袖珍城,还有一段故事。达濠,古称招收都,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山多田少,民以渔盐为业,史载“田三渔盐七”,指的就是当时的生产布局。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准在达濠沿海一带构筑城墙,用以防御明朝余党和海盗的骚扰。当时的地方官姓许(名不详),觉得在此地建城廓,一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二来以渔盐为业的居民,生活极其贫困,温饱且难,更无财产遭劫之虑,大兴土木搞城建工程,实在是劳民伤财。但不筑城又恐难以向上司交代。于是,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建成了如此袖珍的小城一招收城,与上司开一个玩笑。招收城呈正方形,城墙高.米,厚.米,墙顶还设有城堞。城墙下半部用石块垒砌,上牛部用贝灰、粗砂和黏土夯筑。城设东、西二城门,东门称“达善门”,西门叫“西濠门”,为高米、宽.米石拱门。原来城门上筑有城楼,向外是布满枪眼的高墙,对内是重檐三开间大厅,现已无存。城的四个角都筑有了望平台,其中东南角平台最大,面积达多平方米,均无存。从东门到西门有一条长约米、宽米的小路相通,就是小城唯一的街道。

建城后实行守更制,每夜戌时起更,更楼开始敲鼓,鼓点由疏而密,由慢而急,均以“精忠报国鼓”鼓谱为依据。遂之实行宵禁,按时巡更,直至五更打启明鼓才解禁。如此森严的城防措施,实在不切合渔、盐民的作息。尽管如此,明眼人也不难看出城池的破绽,它北靠山地,远离海岸;城西的民居与城墙只隔一条一米见宽的巷道,民居的山墙几乎与城墙一样高。这样的城池又能有多少防御能力?

许欺君妄上的行为,被杨琳觉察。许自知罪责难赦,遂自缢而终。然而,许为官一任,为民一方的风范却倍受当地人的赞赏,达濠人为纪念许,于清康熙五十七年自行集资,在城南修建了“许公祠”,供百姓拜谒,香火一直很旺。可惜,该祠于“文革”“破四旧”时被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时的城池,城西设有“水师左营守备府”,相当于现在团一级的军事指挥部;东面设“招宁司巡检署”,即现在的公安局;城北则设“招收盐场”,相当于盐务局;东、西、北三个机构形成晶字形布局,古城实际上成了招收都的政治、军事、经济管理中心。民国期间“招宁司巡检署”改为“达濠警察所”。年后,城内还建有“群英”、“盛德”二所小学,住有居民几十户(多是前清来濠小官吏的后裔)。招收城也就逐渐由形似变为神似了。年,日军侵占达濠,将城内居民尽皆逐出城外,并拆去民房,古城成为一座空城。后逢饥荒年,“招收盐场”改为孤儿院。

新中国成立后,古城成为达濠区文化活动中心,城内建了影剧院、露天舞台、篮球场等,重要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城内现存的陈厝宗祠,在城西北,是该区文化机构的办公场所。
达濠古城除城南一带城墙被后建的民居所破坏而残缺不全外,东、西、北面城墙基本完好。东、西二城门于年代重新修缮,基本恢复原貌。从东门出发,沿着北墙和西墙窄窄的小巷走去,裸露的石头墙基、斑驳的墙面,散发出一种幽古的气息。
如今古城内遗存的陈厝祠距今不到年,能见证古城历史的,也只有四周的城墙和凹凸不平的城堞。“古城的城墙,连铁钉都钉不进去”,提起古城,当地人是一脸自豪。
为保护这座最小的袖珍古城,当地政府将古城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达濠区正在发展旅游业,达濠古城成了一处旅游新景,每天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