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途客服网

束河古镇


 出大研城北走,眼前是一片绵延辽阔的原野,一丛丛树前,掩映着一个古老的村舍,纳西族先民跨过金沙江,从大雪山南下进入丽江坝子,就是在旷野上创建了他们早期的文明。

 束河、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这里古迹荟萃,你可感受更古朴的纳西民俗。

 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沿柏油马路向雪山方向行驶,约五公里处左转,进入一碎石路段,再前行约公里,你便可以见到一个古老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束河,又名龙泉村。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

 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在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观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

 沿束河街北走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别,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因为是束河人的骄傲,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从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远近汩汩有声。

 束河曾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束河就开设了由政府公助的“义学馆”,还有三所私塾,近、现代又创办小学、中学,使束河成为著名的人才之乡。过去束河村从事皮革业的有多户,日产皮鞋双,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在宁蒗中甸、德钦,至今还有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年,束河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

 如今,倘佯于龙泉之畔,漫步于束河古街,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作为大研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的束河民居,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吸引着各种肤色的众多游客。


 束河民居

 出束河四方街西行,上一大石桥,对面山脚有一片村落,为束河主要民居区,村落依山而居,村前有一条清澈的溪水,自北向南,横贯全村。

 进束河村的感觉是一种清爽,依然是青石板路和汩汩溪流声。束河村民居与古城民居相比,显得质朴而自然,你细细观察会发现其特点。

 最明显的是束河民居为典型农家院落花流水式,从平面布局看,它也分住宅和院落,但布局简单,二房一院或三房一院均有,以实用为主,少雕饰,少花草,突出了农家的朴质和简略。

 另外,从建筑上看,束河民居的屋基和护墙都是用附近山上的石块垒砌而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外观上看全然是石头墙,明显区别于古城的土冲墙,更显古朴粗放。

再从民居的布局看,你会发现它几乎是背山而面水,村前的溪水沿其流向穿过了整个村子,并在其旁带出了一条长长的束河街,它们把整个村子有序的串成了一个呈南北走向的长廊,条条深巷再由村前溪水和街道分岔,由外向里延伸,形成了东西走向的一张密织的网。南北东西交叉,使束河民居便捷而有序,充满了生机。

 你在束河有如在丽江古城的感觉,原因很简单,束河是纳西族先民的苦心经营之地,而丽江古城则是它的延续、继承和再创造。
 提示:对于很多当地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束河,但是说起龙泉村却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当您前往的时候,如果需要问路还是询问龙泉村比较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