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老仙府”是仙峰寺与九老洞的统称。“寺号仙府,洞临九老;山迎佛顶,台接三皇。”仙峰寺的第一座大殿前石柱上的这一副楹联,概括了“九老仙府”的主要景点。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是离仙峰寺右侧.公里的九老洞,全称九老仙人洞。
相传九老洞是仙人聚会的洞府,许多神仙故事,给它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神奇色彩。洞位于仙峰寺右侧山腰,藤萝倒植,下临绝壁。洞口里“人”字形,高约米。洞内黝黑阴森、湿润,能直立行走的通道有多米,往前岔洞交错,深邃神秘,未探明前,人多不敢入内。
明崇祯年间,少詹事兼韩林院侍读学士胡世安三次游历峨眉山后,在《登峨眉山道里记》一文中说:“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黄帝访广成子天皇真人游此,遇一叟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所谓九老,即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明清以来的峨游记,多有“烛独行三十余里,闻鸡犬鼓乐声,蝙蝠如鸦扑炬”的叙述,语多矛盾。近人林散之的《九老洞》诗写道:
山雨不可晴,秋径没蒿莱。
大坪何兀兀,九老尤奇哉。
洞古潜蚊螭,风云时徘徊。
松翠自波涛,半空起层台。
此中有驯猿,时时清啸哀。
老僧唤之来,饲之以青梅。
相依两摩挲,情好如婴孩。
我叹天地间,万物何相催。
人与物无连,物与人何猜。
并注:“九老洞多猿,时出没峰峦岩石间,老僧与之甚狎爱,它人不可近了。”
九老洞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迷宫。年月,经过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和有关专家联合进行科学考察后,才初步揭开了九老洞之谜。
九老洞为峨眉山著名的岩溶洞穴,在长达多米向下延伸的通过内,有一个全封闭型的观赏空间,它首先呈现出的是多变的空间美。第一段为浅部,人可直立行走。它有比较宽大的厅堂,廊道式洞穴,如水晶洞、燕子洞;第二段为中部,开始出现岔洞,至此仅能行。这一段是九老洞的主体部分,多系网状交叉形的宫型洞穴,洞中有洞,洞下有洞,上下重叠,纵横交错,仅在洞穴交错处,形成较大的洞穴或竖井,如虎牙洞、石笋洞、迷宫洞。第三段为深部,主要是裂隙型洞穴,一条阴河时而沿裂隙渗出,时而蜿蜒隐入洞底。
给人更多美感的,是洞壁和洞顶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徇丽多姿,启发人们产生自由而丰富的愉快联想。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芽、石花等等,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 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艺术宫殿,令人忽惊忽喜。
洞内蝙蝠倒挂,群燕飞扑,给这座地下迷宫增加了神秘感和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