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门桥位于城西南盘门外,跨古运河(护城河),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吴县志》记载:始称新桥,又名三条桥,宋元丰七年(年)郡人石氏出资兴建,横绝漫流,往来便利。绍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再建,弘治十一年(年)水利郎中傅潮修,清顺治三年(年)、雍正十二年(年)重修,同治十一年(年)江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建。宋《平江图》所载为三桥相接,下设三洞。清乾隆《盛世滋生图》所载为三孔石拱桥。
目前为苏州留存的最高的单孔石拱古桥。用花岗石砌筑,杂有少量武康石。全长.米,中宽.米,净跨米,矢高.米,拱券石排,长系石根,纵联并列砌置。年,部分拱券石被船只撞落,修补时发现各拱券石之间用定胜形榫卯拼接,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条石桥栏凿成凹凸状,犹如通长靠背椅子。桥额阴刻楷书桥名,间壁明柱一面刻“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修“,一面刻“同治十一年壬申夏四月“。南北两坡各铺设条石踏步级。北端金刚墙左右两翼均砌有宽约.米的纤道,为纤夫穿越桥洞的便民设施。吴门桥高大壮伟,与邻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陆盘门浑然一体,古运河滔滔东流,舟船帆影往返不绝,是苏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迹游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