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贺故城位于八步区贺街镇,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年,是广西四大古城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历史古城。考古发现该城共有三个城址,最早的城址位于大鸭村,称旧县肚城址。该城目前尚有西汉时期的东西南北四道城墙和东、南两道扇城门,及北、南护城河,约西汉中期城址迁往今长利村境内的临贺西江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称洲尾城址。该城址纵横约三千米,由于历年洪水、淤泥堆积,现仅有南城墙露出地面余米。到东汉时期,城址再次迁徙,移到今天的河西街,称河西故城,此后一直到年县城迁往八步为止。这里一直是临贺古郡的治所所在地。现河西城址在河西有主城和附城之分,在河东明以来又形成一个次生城区。在附城的南西北三面有一道长余米的东汉夯土城墙,该城墙高约-米,宽-米,夯土墙外有东汉护城河一道,宽-米,深.-.米。
在主城的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道自宋以来包砖城墙,合约余米。西南二面各有五代护城河一道,东以临江为天然屏护,北段城墙和护城河俱毁。在主城内存有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包括寺庙、祠堂、捕厅、衙门、义仓、会馆、文庙、学宫、石板街道、古井、古塔、民居、码头及水门等。能完整地展示古代城市的多种功能,如行政、教育、文化、宗教、交通、贸易、防御等。在临江东岸与主城隔江而望的是明以来因集市贸易的发生及城市功能延伸而自发形成的一个次生城区,称东城区,现东城的古迹古物保存犹为完好,重要的有河东民国街道、清粤东会馆、八圣庙、观音阁、李姓、钟姓、莫姓等三大姓氏的明以来的民居、炮楼、花园、长利街吊脚楼、民国杉行、明清古井、南岳寺、清代进士刘东标老屋等。
在古城外围,据考古发现,存有六大古墓群,香花古墓群、高基古墓群、寿峰古墓群、蛇头岭古墓群、蝴蝶岭古墓群和西南古墓群。另有宋代营盘一处和浮山、沸水寺等寺庙两处。
临贺古城地界广东、广西、湖南三省,是沟通南岭南北的咽喉之地,因独特地理位置,促成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并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这里有着许多千古之谜等待着游人们去研究、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