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遗址位于安绕诺米村北约.公里处的山脊上,该地点南侧紧临雅鲁藏布江,与江面的相对高差约米,海拔米。碉楼一面靠山,一面临江,两面皆为悬崖峭壁,地势险峻。碉楼为木、石结构建筑,墙体用片石垒砌而成并有泥浆为粘合剂。内部楼层采用木坊,圆木搭筑而面。其平面为圆角方形,西、北墙体平面为方形,南、东墙为内方外圆。墙体厚-.米,高约米。碉楼内部南北长.,东西宽.米,底屋面积.平方米。门道辟于北墙底屋正中、宽米。根据残留的木坊分析,碉楼原为屋,每层高-米,每一层的四面墙体均辟有射孔,底屋辟有孔,第二层为孔,第三层为孔,第四层为孔,各层射孔有逐层增多的趋势。这类射孔有两种形状,一为竖长方形,仅有北面临江一孔,高.、宽.米;另一种为坚长三角形,即内容对窄式,内高.、宽.米,外高,宽.米。射孔的上面多加架没横木用以铺没楼板,第二、三层墙体上遗有横木残留,直径.-.米。楼板采用未经研制的圆木铺成,圆木长约.,宽.、厚.米。底层未发现木质构件痕迹,仅见其东北,西北两角上有凸出墙体壁面的石板,可登援至上层。在调楼临江一面墙体的了望孔上方,以木枋出檐,上铺为板,可档风遮雨。碉楼外墙体有连接的护墙两道,一道位于北侧,呈南北走向,长米,墙体由石片砌成,厚约.米,上有两人射孔;第二道筑于南侧并向西延伸至悬崖边缘,石砌墙体厚.米,辟有个射孔。两道护墙现存高度在-米之间。碉楼北面有石彻台阶数级,可由此进入碉楼内部。据实地调查,该碉楼约在公元世纪就已存在。相传当时碉楼所在的雅鲁藏布江上曾有唐东杰布建造的一座铁索桥(该处现为一座可通行汽车的钢缆吊桥),此桥建成时当地群众利用该楼在其内供塑了一尊唐东杰布塑像(今已不存)。由此推知碉楼建造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世纪,有可能始建于公元-世纪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