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途客服网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西南公里小积石山的大寺沟内,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

炳灵寺石窟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年),以精美石雕而著称于世。寺内共有石雕造像身,泥塑身,壁画约平方米,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共计窟,龛。其中又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述窟(第窟)最为精妙,此窟开凿在距地面米的陡峭绝壁中,面积达平方米,在它的北面石壁上有西秦建弘元年(公元年)的造像题铭,这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有确切纪年的最早题记,是炳灵寺石窟的宝中之宝。

其他如龛的石雕释迦牟尼和多宝佛等,也是炳灵寺石窟的艺术杰作。这些石雕均真实地反映了六国时代西北地区社会风貌、民情习俗、音乐舞蹈及装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炳灵寺石窟约开凿于西晋初年(约公元世纪前期),正式兴建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良好,人为破坏又少,所以至今炳灵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较完整。现在,共留存下窟龛个,造像躯,壁画多平方米,墨书和石刻造像题记则。


十六国的西秦时期,由于当地的鲜卑族统治者笃信佛教,致使开窟造像活动十分活跃。这即是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一个高潮,并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时期。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是第窟,其余第窟和第龛,第、、窟,第、、龛和第窟等几组也比较有名。尽管此时期造像雕凿的是作为“胡神”的佛和菩萨,但除去姿态、手印、衣着等固有式样外,大多摒弃了作为艺术原形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国信众的情感和理想内容。尤其明显的是,在塑像及壁画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书的名榜。这显然是对汉代以来传统形式的继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动,姿态优美,衣着线条流畅,整体技巧显得纯熟精妙,手法洗练细腻。

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造像风潮再次兴起,即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二个主要时期。期间比较著名的有第号龛、第号龛和第号龛等。唐代窟龛中的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罗汉、二菩萨和二天王。这时期炳灵寺石窟造像的特点与唐代石窟造像的整体风格相仿佛,都是强调健康丰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面型较长,动态夸张,起伏处棱角分明,刀法也更显粗犷有力。

此后,在元、明两代,炳灵寺石窟也还有修妆,但石窟开凿已趋于没落了。 炳灵寺石窟是我国石窟开凿史上比较早期的作品,尽管历经千年,至今仍富有艺术生命力,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件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