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讲寺在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年),距今已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学院。
在古代,设立讲堂讲习学问,每所讲堂,均有堂舍树间,相当于现在学校的教室。《后汉书.明帝纪》载:“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亲御讲堂,命皇太子诸王说经.“后来佛家传经说法的处所也称讲堂.北魏杨炫之《洛阳枷蓝纪.建中寺》载:“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寺中讲堂,主要由僧侣向佛学弟子或善男信女讲解佛学经典。沅陵龙兴讲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即位称帝第二年下旨修建的专门用于传授佛学的寺院。讲寺之所以用龙兴为名,是比喻帝王之业的兴起。《尚书序》载:“汉室龙兴,开设学校,九五飞龙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谓之龙兴也。”
由此可见,唐太宗敕建江南讲寺并赐名龙兴,是有其深刻政治含义的,是希望籍此通过佛法传播,感化“判服无常”的西南群蛮,实现教化一方,稳定一方,进而达到稳固朝廷对江南的统治,使国家更好的集中力量镇压边疆各民族和反唐势力,保障大唐帝业迅速兴起。不失为英明睿智之举。龙兴讲寺也因此为唐代建筑最早的佛学书院,后来直到玄宗开元六年(年),才建立丽正书院,年更名集贤书院,比龙兴讲寺要晚建年。以宋代著名的岳麓、白鹿、石鼓、应天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例,它创建于宋开宝八年(年),要比龙兴讲寺晚建年。而在此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建筑年代明显早于岳麓书院的学院。
大学者王守仁自龙场谪归经过沅陵,特地接受辰州学子之邀,在寺内讲授《致良知》一个月,并在寺内留下提壁诗一首:“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慧休。云起峰间沉阁影,林疏地低见江流。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自满州。好景同游不同赏,诗篇还为故人留。”年月,讲寺主持妙空长老约南岳名师到寺中讲经,轰动沅陵。此次讲经后,成立了沅陵佛教会、沅陵佛教居士林、沅陵佛教四众教义研究所和沅陵佛教阳明小学等四个组织。而王阳明讲学的地方,后由其学生筑虎溪精舍,后又改为虎溪书院。
龙兴讲寺由头山门、过殿、二山门、大殿、后殿、东西配殿、檀阁、弥陀殿、观音阁等构成,大雄宝殿是其主要建筑物。该殿虽经明、清多次修葺,但其主体木构架、柱、梁、枋等,经碳测定,皆系唐代遗存。大殿正面高照一块大匾,上刻“眼前佛国”四字,为明礼部尚书董其昌的字迹。据传,这是董其昌往滇巡视路过沅陵时,患了眼疾,得寺内僧人施治,很快痊愈,于是就为讲寺写下了这块匾额相赠。董其昌不仅是朝廷高官,也是当时的书法大家,他的墨迹保留至今,令许多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浏览忘返。
龙兴讲寺群体建筑装饰艺术极为丰富多彩,所有的木们窗棂格的花心裙板几横披,皆雕刻而成并加以彩绘,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花样繁多,特别是大雄宝殿中的镂空石刻讲经莲花座,玲珑剔透,甚是精美,相传为明代所制,为国内罕见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