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途客服网

延庆寺塔

延庆寺塔 位于松阳县城西公里塔寺下村。宋咸平二年()动工兴建,五年()年建成。楼阁式砖木结构,六面七级,中空,可登塔顶;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山檐舒展平缓,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塔壁朱画飞天,依稀可认。额榜“延庆寺塔”为沙孟海先生手书。为省级文保单位。

寺周围一株株高大的樟树亭亭如盖,将班驳的投影洒向古寺。古寺翘角提肩,古朴典雅,掩映在万绿丛中。步入寺门,只见两边粉墙上绘着彩色的八仙图,吕洞宾和一皇帝模样的仙人塑像以至高无上的地位雄踞正中,气派雍容。您也许要问,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很久很久以前,住在石笋附近的一位后生,带兵反对朝廷的残暴统治,被朝廷镇压了。后来后生被吕洞宾点化成仙。皇帝惧怕会有更多的人起来造反,便下旨在此附近建塔镇之。那塔就是延庆寺塔,那后生被人们尊称为“皇王”,就是寺中皇帝模样的仙人。“延庆寺塔镇皇王”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虽不可信,却耐人寻味——民众的“造反”是用塔就能镇住的吗?塔院白墙红檐,古色古香。步入塔院山门,门厅立着一块花岗岩石碑。它象一部厚重的大书,记载着延庆寺塔的历史。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年),行达禅师奉旨赴印度取经,历十寒暑,得大经伦八部,舍利子(佛牙或佛骨)四十九粒,受到朝廷嘉奖。行达为此发愿建塔,以藏舍利。经多方筹募,于咸平二年(公元年)动工,至咸平五年(公元年)建成。因位于松阳县城西面五里的云龙山麓,故初号云龙寺,后以塔后延庆寺改名延庆寺塔。
站在门厅向前望去,一条宽阔大道直通古塔,道路用鹅卵石和石板相间铺成,两边绿树成荫,花草茂盛。古塔座西朝东,巍然屹立,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由于地基下沉,塔身明显倾斜。有人将其称为世界第三大斜塔(其一为意大利比萨斜塔,其二为江苏虎丘斜塔),不知是戏言还是果真如此。年,在对延庆寺塔的修缮中,对其塔基进行了加固。现在,有关部门仍坚持每月进行测量,据古塔管理人员说,未发现古塔在继续倾斜。 碑廊前有一水塘,从雕花廊门望去,阳光下的古塔与其倒影交相辉映,更见精神。碑廊中的十八方石碑镶嵌在墙壁中,为宋代至民国的松阳碑刻,多为楷体,也有行书,一些已风化斑驳,有的则仍完整清晰。碑中文字笔法遒劲,结体严谨,功力深厚。行走于碑廊之中,触摸着方方古碑,令人感叹生命短暂,岁月悠悠。 延庆寺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六面七级,副阶重檐,高.米。其平缓舒展的出檐颇具唐风。塔顶刹柱为七个串连住的铸铁圆盘轮,直射蓝天,具有镇风、避雷作用。行至古塔正门,便见阁檐匾额“延庆寺塔”四字,笔力雄浑,气度不凡,为已故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所书。进入塔门,可逐级而上,登上顶层。登塔时,先从木梯转入塔壁甬道踏跺,通过每层平座回廊,再转到上一层木梯。甬道较为矮小,要弓着身子,小心慢行。塔身粉墙上有线条流畅、飘飘欲仙的朱画飞天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墨画罗汉,以及许多宋、元、明游人留下的题记。在塔壁铭砖上有“淳化五年”(即公元年)、“淳化五年六月中”等字样,证明此塔确系北宋原物。顶层阁廊上,檐角的风铎随风叮当作响,其音空灵悠远。极目远眺,塔后丘陵起伏,塔前开阔旷远。“石笋仙踪”、“百仞云峰”等胜景尽收眼底。县城西屏镇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宛如万绿丛中的一颗明珠。松阴溪如一条玉带,轻柔地飘落在明珠旁。此刻此景,顿时让人感到心胸与天地共寥廓,心情与古塔共升华,心愿与风景共绮丽。 走下古塔,再向北行,在一展厅中可以欣赏延庆寺塔的图片介绍。从古塔修复前的照片中,依然可见其硬朗的身骨。延庆寺塔从塔身构造到木构出檐均未见历代修葺的迹象,但由于地基下沉,塔身倾斜,加之木檐腐烂,周围又未建塔院,多少有些颓败,象一孤身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郊野之中,与现今的新貌相去甚远。记得我念小学时,有一次班里组织学生到此春游,对其仍有依稀印象。年,延庆寺塔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起,国家拨出巨资进行重修,历经九载,于年月竣工。修缮中尽量保留北宋原构件,重现北宋砖塔风姿。同年月日,松阳县人民政府举行隆重的延庆寺塔修复庆典。至今我还珍藏着一对庆典纪念封。 延庆寺塔的建成比重建于南宋的杭州六和塔早年,且未发现历代修缮的痕迹,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宋塔,结构巧妙,工艺精湛,被称为“江南稀宝”。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国家对其进行修复,使其重放异彩,游人络绎不绝,观者无不称绝。坐在塔侧的凉亭中,看着夕阳余辉中的古塔,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深为古代劳动人民精美的建筑艺术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