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途客服网

吴王庙

 吴王庙位于合肥城北公里的吴山镇东侧。因这里安葬着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吴王杨行密,以及后人为祭祀他而建的庙宇,故得名。
杨行密(-O年)系合肥人,字化源。年轻时即怒视朝廷腐败,怜悯民不聊生,二十几岁便揭竿而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由于“宽仁雅信,善取人心“,纵横驰骋,屡战告捷;建立吴国后又施行一系列优抚百姓的政策,因此深受四方拥戴和敬仰。千百年来,吴山庙几遭战火,历经兴衰。现存庙宇砖墙瓦屋,雕梁画栋,塑像碑刻,庄严肃穆。上庙敬香的人们纷至沓来,连年不绝。庙侧有吴王墓和子杨博及百花公主坟,毫无雕凿修饰之状,足见吴王生前之清贫淡泊。后来因吴山起义,在此建立了吴山起义纪念馆和纪念碑。
现存庙宇砖墙瓦屋,雕梁画栋,塑像碑刻,庄严肃穆。上庙敬香的人们纷至沓来,连年不绝。庙侧有吴王墓和子杨博及百花公主坟,毫无雕凿修饰之状,足见吴王生前之清贫淡泊。游览吴山庙这一人文景观,凭吊先人,发古之幽思,悠悠遐想,陶冶情操。
汉初刘邦共封位异姓王,王皆反,旋被翦灭,唯吴氏长沙国忠于汉室,共历代,以无嗣而国除。因此,吴王被历代统治者誉为忠君的典范。吴王庙由此而立。《一统志》云,吴王庙在“长沙县西北吴王冢旁”。《城访古录》说得更为具体:“吴王庙在长沙北门外,今北门外大道旁菜园内有极小之庙,即其地。”民国《抱一遗著》则点明在北大马路(今湘雅路)旁。庙虽小,却引来无数凭吊着。清诗人熊少牧《吴王庙》诗云:“长沙国小亦金汤,带砺绳承异姓王。未必韩彭无反迹,莫将烹狗怨高皇。”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王杨行密在故乡合肥留下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历史遗迹。
据《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记载,杨行密虽然身高力大,但“驰射武伎,皆非所长”,其所以能号令三军,平定江淮,除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远大的政治眼光外,其“宽仁雅信,善得士心”,“宽简有智略,善抚御将士,与同甘苦,推心待物,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是使军民归心,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吴山镇的民间传说则赋予吴王更多的乡土味、邻里情。杨行密总是不忘合肥、惦念家乡。华诞设宴,离不开家乡的白鹅;犒赏有功将士,需用家乡的美酒。因而长丰县吴山镇毛洁肉嫩的大白鹅就被世人称为“贡鹅”,而如今的“贡吴王酒”也是挖掘整理当年贡奉吴王的美酒配方研制而成。
唐天佑二年(公元年)十一月,杨行密病卒,终年岁,谥武忠,吴乾贞元年(公元年)追尊为武皇帝。吴王棺椁由其长子杨渥及女儿白花公主护送还乡,葬于合肥城北,即今吴山镇东侧。吴王陵墓高大如山,墓旁立碑,文曰:“唐吴王墓。”后人怀念吴王仁勇爱民之德,建庙祭祀,一时香火鼎盛,四时八节,进香者络绎不绝,遂名吴山庙。吴山镇也因此得名。
吴王墓西边是百花园。传说,百花公主与父王杨行密之间的父女感情非常深,吴王去世后,公主悲痛欲绝。为了缅怀父王,不忘父情,百花公主在其父王的墓旁修建了这座花园,用于寄托哀思。花园以水面为主,湖景与吴王墓连为一体。
出百花园前行,穿过林间小道,即到达以行密长子杨渥命名的杨渥街。杨渥在其父病故后继承王位。杨渥街是吴王遗踪景区的主要干道,景点主要分布在路两边,百花街将其分成南北两段。在杨渥街上,游人可以购到当地的名牌艺术品吴山铁字和品尝到历史名菜“吴山贡鹅”。
在百花园和杨渥街交汇处,便是远近闻名的吴王庙。据史书记载,吴王庙原名大圣庵。相传百花公主至爱至孝,此庙便是她为吴王守孝所建,她死后也葬于吴王墓不远处,就是今天的公主坟。原存的大圣庵是一座清代建筑,破旧不堪,残缺不全。近年加以改建,由山门、东西厢房及大殿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修复后的吴王塑像庄严,碑刻隽秀,青松肃立,粉墙黄瓦,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